缺牙讓人看來不太體面,更會影響咀嚼,但一提到植牙,往往令人心生恐懼,主要原因是對植牙一知半解,怕痛、怕開刀;甚至曾因接受不合格的植牙醫療,發生嚴重感染後遺症。
新式3D導航植牙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能精確判斷骨床情況,傷口微小,感染機率相對較低,也不會感到任何疼痛,堪稱全球最先進技術。
如果因為缺牙造成相鄰的牙齒移位或失去牙根導致顎骨萎縮,咬合不正,進而妨礙進食,不妨授受新式3D導航攝影加無痛微創植牙。薏安牙醫診所院長朱育德表示,「人工植牙」是目前最常用的口腔重建治療方式,顧名思義,便是將人工牙根植入齒槽骨,取代失去的牙齒。在沒有更好的儀器輔助下,傳統植牙必須先將牙齦切開一道傷口,醫師翻瓣以肉眼檢視齒槽骨等組織情形,再依過往經驗,進一步植入植體。
然而,此過程卻存有相當風險。朱院長解釋,植牙手術最重要的是植牙部位的骨質要夠厚、夠堅固,但通常缺牙愈久,缺骨情形就愈嚴重,光以傳統2D平面攝影( 俗稱的照 X光 ),根本無法正確判斷齒槽骨的正確深度、厚度與角度,如果齒槽骨寬度不夠,植牙就會失敗;再者,齒槽骨的生長情形、傾斜角度各有差異,稍不注意,錯植角度,很可能導致刺破骨床的情形;另外,患者上顎鼻竇及下顎齒槽神經的位置與高度,不是透過肉眼就能觀察,假使醫師作出失誤判斷,植體植入太深,便會傷及神經,產生意外。
種種無法預測的情況下,精良的監看系統與選擇有全口重建經驗的專業醫師就非常重要。朱院長表示,新式3D導航攝影加上微創植牙技術便提供患者高精準判斷、高安全性以及傷口微小、無痛感、無感染等好處,彌補傳統植牙不足。
朱院長表示,3D導航攝影技術相較於傳統X光片無法辨識組織資訊的情形,能在電腦中建構植牙區的立體結構,清晰展示齒槽骨深度、厚度及角度,乃至神經、血管及鼻竇所在位置,讓醫師不用切開牙齦,僅靠4至5釐米的小孔,便可精準調整植入位置,讓植體順利與齒槽骨醫密結合。

另外,朱院長也說道,傳統植牙手術翻瓣過程往往耗時一個多鐘頭,但在3D導航技術的輔助下,10分鐘便能快速植牙,且完全不會產生傳統植牙術後常見的出血、腫脹等不適感,使患速者迅速恢復生活步調,返回工作崗位,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,不啻為一大福音。
不過朱院長也提醒,植牙失敗常見原因是骨整合失敗及細菌感染,前者起因於人工牙根與周遭骨頭不能密合,現已可靠3D導航技術改善;後者即與個人口腔衛生有關,因此,植牙後的清潔保養,患者也不可不注意!
 |
 |
|
|
牙齦僅需鑽4-5釐米小孔 |
需切開牙齦進行植入 |
手術時間10分鐘 |
手術時間1小時 |
準確判斷齒槽骨情形,幾無風險 |
無法正確判斷齒槽骨情形,風險較高 |
微感、微痛,術後立即恢復 |
術後縫合傷口易產生出血、紅腫 |
植牙後裝假牙的等待期僅需2-8週 |
植牙後裝假牙的等待期需2-6個月 |